……我们家的日子都很艰难。我们几兄妹都是断断续续地在上学。妈妈病重的时候,我的学业也中断了三次。每次重新回到教室见到同学们老师们时,我都非常高兴。村上的邻居常对我父母说:‘你们读了这么多的书,还不是照样受罪?你们家现在是村子里面最穷的,为什么还要让小孩上学呢?回家帮你们做点事情,哪怕是到地里捡点野菜也好。’但父母一直坚持让我们上学,这种坚持从来没有动摇过。
现在来看,是知识和教育改变了我家每一个成员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家庭的命运,我们家再不是村子里面最穷的一户人家了。”
在这个故事中,潘石屹讲述的主题是“接受教育”,而在阐述这个主题时,详细论述了时空(20世纪70年代的甘肃)、人物(妹妹、我、其他几个兄妹、父母)、情感(父母的哭泣以及对话中的心态)、情节(妹妹被送走、家庭遭遇困境,父母却依旧让孩子接受教育,直到摆脱穷困)、细节(收养妹妹的人家送了一包饼干,还有母亲送走了一床被子)。自始至终,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是为接受教育做铺垫的,所有的要素也都和教育息息相关,时间被设定在20世纪70年代那个特殊的年代,往往具有很强的暗示性,而妹妹被送走时,父亲托付的那句“让孩子上学”的话,以及邻居的好心劝告,都增强了故事的说服力。正因为其他故事的要素被很好地约束在由主题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故事架构内,才会确保故事的完整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