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的金代名家卷轴画还有不少,作品亦属上乘,如李山的《风雪杉松图》、张珪的《神龟图》、杨帮基的《聘金图》、马云卿的《维摩不二图》等,今多流传国外。
壁画在金代,墓室壁画比之前代有所衰退。内容简单,孝子故事画明显增多,有的甚至为全部内容。寺院壁画技术提高,反映出当时画家的艺术水平不断发展。
寺院壁画以山西朔县崇福寺弥陀殿、繁峙县岩上寺南殿两处具有代表性。崇福寺在朔县城内,弥陀殿内东西两壁,各画三组佛说法图,画面高达5.73米。主像都是结跏趺莲花坐佛,三佛只有手势区别,佛两旁画菩萨,上画飞天。南壁西边画千手千眼观音及其部属,东边是三佛和地藏、除盖障、妙吉祥像。北壁佛菩萨像已脱落。门楣上画八宝观音和十六观音像。其中观世音菩萨,袒胸,臂帛,衣裙,佩璎珞及手镯,左手执净瓶,右手执杨柳枝,眉目修长,面貌丰润,端庄慈祥。飞天绘于说法佛上方,丰圆脸,戴耳环、手钏、袒上身,披帛下着长裙,双臂伸开,身如仰月,裙带飞流裹身,彩云升腾,呈现出飘飘“仙景”的味道。婆薮仙图,绘一绾发白丰髯老者,身穿道袍,双手拄竹杖,是所谓长寿神情的体现,写实手法很强。老者足下跪一四臂护法神,二手举剑,二手抱拳,颇有力感。壁画虽是宗教内容,变化又少,但画法精严,线条有力,色彩浓丽,有唐画之风。[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