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使清廷受到强烈的震撼,并促成统治集团中的有识之士睁开双眼去观察世界,发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呐喊。魏源、林则徐等人认为,“夷之长技,一战舰,二火炮,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们建议并规划出创立中国近代海军海防的初步方案,以期形成“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的有利战略格局。
日本明治政府从建立之初,就对海军建设给予极大关注。1868年10月,登基之初的明治天皇就看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战略意义,发布谕令称:“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应该从速奠定基础。”明治政府还以对外侵略扩张为最高国策,制定以武力征服亚洲的“大陆政策”,将朝鲜和中国列为其侵略扩张的首选目标。为此,日本政府不遗余力地大举扩充以海军为核心的综合军备。
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国海军在装备实力上较日本海军占据明显优势,这对遏止日本扩张野心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直接刺激了日本发展海军的狂热情绪。中国虽以日本为假想敌,用李鸿章的话说,就是“今之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但目的却仅在于防御。清政府从未制定过征服日本的战略方案。日本则完全不同,从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第二局局长小川又次制定的《征讨清国策》,到1893年枢密院院长山县有朋提出的《军备意见书》,都是将中国作为日本的侵略目标来做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