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有所恶化,但是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收入贸易条件在大幅改善,单要素贸易条件也有明显改进。因此综合判定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表现出贫困化增长的特征,即出口数量的上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弥补了价格的下降,因而社会得自贸易的福利水平是上升的,中国从对外贸易中是获利的。但是另一些学者认为,这样计算的贸易条件和社会福利仅仅是从价格方面考虑,并没有考察各个部门的福利分配以及给予环境的压力等情况。所以贸易条件只能作为考察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还必须分解到更细致的层面,并且借助其他测量指标的配合。
可以看出,无论对于中国的贸易条件是否已经陷入贫困化增长学术界还存在怎样的争论,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维持,必须建立在尽快改变依靠出口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赚取主要贸易顺差的贸易格局的基础上,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时候,应该把大量出口低技术、低附加值的贸易情况作为降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因素考虑进去。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在许多西方学者看来,用技术差距来解释生产要素于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并没有清楚地说明仿效技术差距的具体演变过程,也未指明技术进展所创造的新产品会对国际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解答这些问题,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Vernon Raymand)在其《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中,建立了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框架,阐述了产品技术的变化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并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Cycle Theory),用于解释美国制成品出口的周期性变化,进而模拟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后许多经济学家如威尔斯(L.T.Wells)、赫希哲(Hirsch)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一次将贸易模式和技术进步的动态变化过程结合起来,是现代贸易理论中第一个动态分析框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