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兹应天府周性如者,适来于五岛。乃诣上国,因及此事,不亦幸乎。明岁福建商舶来□我邦,期以长崎港为凑泊之处。随彼商主之意,交易有无,开大閱市,岂非二国之利乎。所期在是耳。比其来也,亦承大明天子之旨,以赐勘合之符,则必□我邦遣使船,以来秋之番风,而西其帆者,何疑哉。及符来,而我只遣大使船一只而已,明其信也。若余船之无我印书而到者,非我所遣也,乃是寇贼奸宄伏竄岛屿而猾□中华之地境之类,必须有刑法。又我商船之往还于诸蛮者,因风浪之难,有系缆于中华之海面,则薪水之惠,何赐加之。今将继前时之绝,而兴比年之废。欲修遣使之交,而索勘合之符,复古之功不在于斯乎。□我邦虽海隅日出抑谚所谓蓑尔国也,□中华以大事小之意,想其不废乎。然则来岁所为,请颁符使来,则海东之幸而黎庶之所仰望也。□中华设虽贵重,而其不动遐迩博爱之意哉。感激之至在于言外。LL6l
按上文所言,家康期待同中国商船进行“随彼商主之意,交易有无”的自由贸易,而如果得到勘合,他将先派遣一艘使船表明诚信。文中同时说明:“若余船之无我印书而到者,非我所遣也,乃是寇贼奸究伏窟岛屿而猾□中华之地境之类,必须有刑法。”即,前往明朝的日本船只如果没有加盖家康印信的文书,便是不法之徒,应当受到惩处。需要说明的是,德川家康时期,幕府向获得海外贸易许可的商船颁发“朱印状”,即加盖有家康印信的官方文书作为许可证,所以这些商船亦被称作“朱印船”。同时,幕府也向朱印船的贸易对象地区发送文书,要求对方保护持有朱印状的商船,并拒绝朱印船以外的日本船只。D?1上文提到的“印书”,应当是指家康的朱印状。由此可知,在林罗山起草《遣大明国书》的这一时期,幕府在希望同明朝进行有来有往的互市贸易的同时,也在有意将其推行的朱印船贸易规则融入勘合贸易的制度当中,并借此对中国设定的区域秩序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