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谭的《新论》今已不传,所以不能明白其详细的见解;但以后,王充出,接受其思想,有详细的论著。王充是会稽上虞人,生于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死于永元中(公元98—104年)。他的著述中,有《论衡》三十卷传世。他说:“《新语》陆贾所造,盖董仲舒相被服焉。”(《案书》篇)又说:“仲舒之言道德政治,可嘉美也;质定世事,论说世疑,桓君山莫上也。故仲舒之文可及,而君山之论难追也。”(同上)这么地激赏桓潭。又说:“众事不失实,凡论不坏乱,则桓谭之论不起。……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对作》篇)把自己的著作,比之于《新论》。王充又说:“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同上)以平易的文章,打破世俗的迷信。
在其《书虚》《变虚》《异虚》《感虚》《福虚》《龙虚》《雷虚》《道虚》八篇中,对于灾异、祸福、吉凶之说,指摘其虚妄多端;在《论死》《死伪》《订鬼》诸篇中,排斥灵魂不灭的见解;在《讥日》《卜筮》《辨祟》《难岁》等篇中,排斥一般世俗的迷信;在《讲瑞》《指瑞》《是应》等篇中,论不能有瑞兆;更在《语增》《儒增》《艺增》三篇中,实证文献中的妄增窜加,遂在《非韩》中非难韩非,在《谈天》《说日》中,非难邹衍及天文家之说,在《问孔》《刺孟》中,说明孔孟之说亦有矛盾,亦可讥刺。全书都尝试着打破迷信,在这些地方,见到王充是继承扬雄、桓谭的遗绪,更推演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