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铁可达性指数计算方法与运算模型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法是交通节点间通行时间的一种综合计算指标方法,能够通过旅行时间的长短反映地区的可达性水平,体现交通发展前后旅行时间变化下地区可达性的变动幅度。具体而言,这一指标侧重于从空间距离、时间节约或成本节约的角度衡量地区间的可达性水平,受到被评价地区区位、经济实力以及交通设施密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可达性的构成包括旅行成本和区位吸引力两部分[4],本章参照石京、周念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5],充分考虑地区间铁路发展与经济水平差异,构建包含地区最短旅行时间、铁路密度、列车经停频次权重、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高铁可达性计算模型。
(一)高铁可达性计算模型
式(2)中,Aj表示j地区的可达性;i、j分别表示每个地区,i,j=1,2,…,30,其中i=j时表示同一地区,i≠j时表示非同一地区,下文公式中i、j均相同。式中包含两个要素,其一为Iji,表示地区i与j之间的阻力参数,衡量地区间旅行的时间成本,为两节点(省会城市)之间的最短铁路旅行时间;其二为Pj,表示j地区的综合参数,衡量地区吸引力,反映因地区经济和铁路发展水平不同对其他地区吸引力的差异程度,作为最短旅行时间的加权平均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