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原文中,王阳明的这位弟子却因为眼病而过于忧虑,影响了心的中和。这正是他贵小体而贱大体的表现。他过分关注身体的不适,而忽略了心灵层面的修养和引导。因此,他理所当然地受到了阳明的批评。
【原文】
萧惠好仙、释。
先生警之曰:“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
汝今所学,乃其土苴,辄自信自好若此,真鸱鸮窃腐鼠耳。”惠请问二氏之妙。
先生曰:“向汝说圣人之学简易广大,汝却不问我悟的,只问我悔的。”惠惭谢,请问圣人之学。
先生曰:“汝今只是了人事问,待汝辨个真要求为圣人的心,来与汝说。”
惠再三请。
先生曰:“已与汝一句道尽,汝尚自不会!”
【译文】
萧惠热衷于道教和佛教。先生警告他说:“我小时候也对这两个学派非常着迷,自以为从中得到了很多,甚至觉得儒学没什么可学的。但后来,我在蛮荒之地居住了三年,深入了解了圣人的学问,发现它是如此简单而深广。我才开始后悔自己白白浪费了三十年的努力。道教和佛教的学问,其精妙之处与圣人的学问其实只有细微的差别。但你现在所学的,只是它们的糟粕而已。你如此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理解了,实际上就像一只猫头鹰在偷腐鼠一样,见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