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股对抗力量几乎同时于一个半世纪之前在日本人的意识之中觉醒。前者以重新唤起日本团结意识的尝试作为开始;早先涌入日本的种种中国和印度文化思潮,尽管可能带来了丰富的色彩和力量,但却往往会将这种意识掩埋起来。
日本人的国民生活以天皇为中心,自古以来一代代继承下来的光荣传统至纯至净。然而莫名其妙的孤立隔绝,长期缺乏对外交流,使得我们失去了所有可以认知自我的机会。而在政治方面,日本凝聚于天皇周围成为有机整体的这一神圣的团结观念,在藤原贵族统治时代多少被遮蔽了,之后在源氏、足利氏和德川氏幕府的统治之下,更是被军事专制取而代之。
在如此沉睡麻木了几个世纪之后,一些因素的出现将日本唤醒,其中值得一提的因素包括:首先,儒学在明代学者间得以复兴,反映在日本,则是德川时代初期对儒学的学习。推翻蒙古统治并创建明朝的明太祖本人曾是信奉佛教的出家人。然而,他认为宋朝学者的新儒学——里面充斥着以印度思想为基础的个人主义理念——会威胁国家统一。因此,他阻挠这一新儒学的发展,同时在试图恢复本民族的政治权威之前,他还力图扫除蒙古人带来的藏传佛教的影响。由于新儒学是以佛教观念解释的儒家思想,因此这意味着这位皇帝是在试图恢复纯正儒学的本来面目。于是,明朝学者们重新捧起了汉朝注疏,一个考据学研究的时代就此开启,并在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发展至鼎盛,产生了大量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