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会计学、贸易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在民国期间也均得到了发展,并开始了各自的学科建设,由此可见这门学科内容丰富之一斑。
三、文化学
文化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诞生于民国时期,同其他新兴学科一样,它也是从西方引进,然后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的。
“文化”一词德文为“kultur”,英文为“Culture”,原从拉丁文“Cultus”而来。我国古老的词汇中也有“文化”一词,意为“文治教化”。但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乃清末从日本引进,是对“Culture”的意译。直到五四以前,它常常与“文明”混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标志着现代文化意识在中国蔚然兴起。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只进行单一的政治变革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必须进行封建文化传统的深层变革,否则就连民国这块招牌也将难以保住。于是,人们开始空前关注起文化问题来。五四时期,有关中西文化的比较、评论的文章大量发表,还出现了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2)这样有影响的研究文化问题的专著。人们围绕着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核心问题,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论争。在论争中,对有关文化概念的内涵、文化的起源、结构、特性、变迁的规律等问题,纷纷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如关于文化概念的内涵,就出现了多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认为:“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胡适在《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一文里,提出了与梁漱溟接近的看法,不过将文明与文化作了区别,指出:“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先有文明,后才有文化。梁启超则借用佛教名词来阐释文化定义,在《什么是文化》一文中他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易言之,凡人类心能所开创,历代积累起来,有助于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质和精神的一切共同的业绩,都叫作文化”。这显然是一种广义理解文化的唯心主义解释。再如,关于文化的起源问题,也有不同的意见。梁漱溟认为,文化的根源在人的所谓“意欲”,意欲方向不同,产生的文化也就不同。由此,他得出其“整齐好玩”的中、西、印三大文化路向说。共产党人瞿秋白、杨明斋等则针锋相对,在批评梁漱溟“意欲”说的同时,阐发了对文化起源的唯物主义理解。正是在东西文化问题的研究和争论中,人们的文化意识不断加强,对文化本身问题的认识也日益深入,从而为文化学学科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可以说,五四时期是民国文化学的孕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