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是,刘春生老师认为,这种新型作业方式,很好地体现了师生之间用发散性思维对作业内容和形式进行的扩展。单一的文本作业一旦允许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手工制作、植物、孩子创作的乐曲、活动录像、排练的短剧或小品等方式表现,孩子们就能用看见、听到、触觉、鼻闻、品尝、触摸、想象等手段,来感受知识的存在、探讨学问。
可以说,孩子在这样一种高昂的情绪中做作业,再苦再累也心甘。
★情绪好坏首先来自老师的影响
孩子在学校读书,整天和老师在一起,父母又要孩子“好好听老师的话”,所以,孩子作业情绪的好坏首先来自老师的影响。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孩子整天关在教室里情绪容易变坏
现在的孩子作业太多,上学后整天被关在教室里做作业,情绪很容易变坏。在这只“染缸”里呆久了的孩子或许已经麻木了,但刚刚进入这只“染缸”的孩子,对此会有更深体会。